(资料图)
张引娣 春节回家,看到七十多岁的父母,每晚都认真地追剧,就有些奇怪。陪着他们一看,原来是梁晓声老师写的《人世间》改编成的电视剧。 曾经知道这部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可看过一个论坛,说这部小说只适宜和作者同时代的人看,就没有去读。如今,陪着父母看了三四集,感觉出了作品的厚重。可电视剧每晚只有两集,播放速度太慢。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很快就借了小说来读。 《人世间》分上中下三部,读完了,我长出一口气,犹如一下子经历了中国城市五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我出生于1977年,能记起的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什么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知青返城等,都是从大人口中听说的,因为读了《人世间》而历历在目,仿佛身临其境。后边的改革开放、企业改革、个体经营、反腐倡廉,都给读者打开了社会变迁史之窗,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是不同凡响的。 其实,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写重大的事件,全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一一展现,到处充满浓郁的烟火气息,也可以说一地鸡毛。但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每个人看到了父辈的艰辛,感到了生活的长河奔流不息。而这中间,处处洋溢着爱所引发的坚守、责任、不懈。特别是周家三兄妹,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后代,城中的贫民区,可他们每个人不管在苦难的岁月中,还是条件变好的时候,始终与爱同行,所以他们正直善良,有责任,有担当,追求美好的生活,终于让自己在社会的变迁中化蝶起飞。 三兄妹中间,最为普通的就是三弟周秉昆,他在阴差阳错中留城,与母亲为伴生活。因为强子哥(涂志强)的离世,他这个好人就被水自流他们瞄上,与郑娟相遇。看到郑娟贫困的生活,面对郑娟母亲无助的目光,他下意识地连自己的跑腿费送给郑娟。水自流他们入狱后,他又偷偷当掉家里的传家宝——一对玉镯子,继续默默帮助郑娟一家。因为这份善良,捕获了郑娟的芳心,同时收获了两人的爱情。这个好女人,让他一生不再孤单寂寞。往后,他在酱油厂、杂志社、餐馆里等,都因为这个具有圣母般光辉的女人,才能稳步向前。正如书中所说: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没有一个好女人好;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不足以替代一个好女人。好女人是好男人寻找自己,走向自己,然后又豪迈地走向人生的百折不挠的力量。 善良与爱心让他不仅拥有了家庭,获得了爱情,还让他获得了友情。酱油厂六个好朋友,在风风雨雨中携手互助,一起同行,他怀一颗赤诚之心,与他们肝胆相照。一家有难,大家共同帮助。且不说其他,就赶超两口子住在郑娟老屋几十年,不就是他宽厚淳朴的写照吗?周秉昆身上,对理想主义爱情的坚守,民间友情道义的担当,都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追寻的“好人文化观。” 相对于弟弟,哥哥周秉义、姐姐周蓉就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他们都是“光字片”的佼佼者,两个北大高才生。一个是平民子弟中走出来的好官,一个是具有叛逆精神与独立精神的知识女性。但他们不管何种身份,都同时不忘道义和担当。周秉义不管在军工厂当党委书记,还是担任副市长期间,都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不仅赢得岳母这个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干部的赏识,也让人民放心安心。在城市改造那么大的工程里,他能说出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让审查的同志心服口服,都是因为他明白,“人可以做很多事,但不可以做一切事,可以有野心,但不可以没有禁忌和原则”。 周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好青春不如好人生”。为了爱情,她义无反顾奔赴贵州,追寻心中的偶像——诗人冯化成。北大学习期间,就崭露头角,再到大学破格提为副教授,她的人生,都是在充满热情中奋斗。即使为了女儿,在国外待的十来年,她依然没有丧失生活的激情,她用自己的努力抒写一个独立女性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望。在她这位知识女性身上,我们可以感到“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备受挫折的时候,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安静从容地去面对”,以及作者在书中所写的“读书使人喜静,喜静足可培养人的内心定力。今日之时代,浮躁现象种种,读书是抵御浮躁的简单方法,前提是你得愿意一试。”周家这三兄妹,共同用自己的言行印证了文化到底是什么,它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纵观全书,《人世间》这部一百多万字的巨著,刻画了不少鲜活的人物形象。文化人蔡晓光、老干部的后代郝冬梅、家庭妇女郑娟,还有底层的工人赶超、国庆等,反腐干部吕川、下一代的孩子们,这些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物,构成了一个平凡的世界。而在平凡的世界里,他们向善、向美、向真。在时代的大潮中,共同演绎出悲欢离合的烟火人生,真可谓烟火有爱,润砾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