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随着国产首台16米级盾构机“京华号”顶推到位,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首线贯通,这项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在欢呼的人群中,有5位来自一线的班组带头人——“盾构五虎”,他们都是中铁十四局的产业工人。由于北京东六环采用了国产最大盾构机“京华号”掘进施工,需要穿越55处风险源,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对工人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泥瓦匠”成长为“泥水专家”
【资料图】
这位身上布满泥点的工人叫胡修志,2008年,他就开始接触泥水平衡盾构机,参与多个工程建设。多年的磨砺和学习,让他成长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泥水专家”。
在盾构施工中,泥水处理是保证盾构机正常掘进的重要环节,正常掘进时,每天要生产的泥浆总量要灌满20个标准游泳池,但隧道地质千变万化,泥浆配比要实时调节,泥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盾构掘进的进度。7000多米的隧道,每一米、每一秒都不能出错。他还练就了一项绝活,只要“一看一摸”就能初步判断泥浆的好不好,隧道下面的地质怎么样,根据结果调节泥浆配比。
从“门外汉“到“草根装备专家”
“只要说出需求,他就能做出我们想要的构件。”工友们这样评价机加工车间的徐志新。在北京东六环之前,徐志新总是与进口盾构机打交道,这些机器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很多功能与国内实际并不相符。于是,他成为第一批参与改造进口盾构机的人。慢慢的,“门外汉”小徐也渐渐成了“专家”老徐。
如今,徐志新取得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证书,还通过自学取得了专科文凭。这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终于变成了一个“持证上岗”的专业人才。徐志新带领的班组成为模范班组,车间内不再油乎乎、黑乎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整洁、宽敞的现代化班组形象。
创造盾构进尺世界纪录的“老人”
如果说,泥浆为盾构机提供新鲜的血液,管片拼装则为盾构隧道提供了一层“金钟罩”。为了确保管片的稳定性,一般的主拼装手都会选择具有7年以上施工经验的“老人”,而掘进工班班长刘军就是一位拥有20年经验的“老人”。
在南京长江隧道时,外国技术人员负责前200环的管片拼装,每环管片需要两个小时。当时,刘军这些工人连遥控器都摸不到。刘军拿到管片拼装遥控器后,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一环管片的拼装。这些年来,他们拼装的速度越来越熟练,一环管片仅需要40分钟。在北京东六环项目,刘军还带着工班创造了一天12环的同类型进尺世界纪录。
“地下交通指挥站”站长
在长达7.4公里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管片运输车、砂浆车、通勤车来来回回,每天都要达到上百车次。
李欢庆,就是车队的队长,是一个有30万公里驾驶里程的老司机。他的队伍,是由20个司机组成的车队,他也是指挥这些车辆有序通行、保证前方盾构机高效施工的“地下站长”。想要确保如此隧道长的隧道不堵车,李欢庆制定了一系列的交通规则,“隧道内要先出后进。”“要优先保证砂浆和管片运输。”
盾构“全科医生”
要想保证工作进度,盾构机不仅不能“偏航”,更要时刻保持“能量满满”,日常维保也必不可少。
机修班组长刘震带领的机修工班被认为是“全科医生”,每天的工作是“望闻问切”,不仅要和盾构机长沟通了解设备中有无异常,还要对推进、拼装、泥水循环、同步注浆等主要系统进行逐条巡检。在北京东六环施工期间,刘震带领工班完成了设备点巡检任务256655条,润滑任务近41965条,盾构机设备完好率达到95%。(李桂香)
大漠采气人的“集体生日”
“今晚的集体生日,你去吗?”6月25日,中国石油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分公司采气作业三区精心为坚守在生产一线的9名员工组织了一场温馨难忘的“集体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伴随着一句句真情的祝福,员工们吹蜡烛、许愿望、切蛋糕,在作业区副区长王潘的诚挚祝福和现场的欢乐氛围下,让“寿星”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牛浩宇感慨道:“作为一个参加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11年的‘老人’,这样的集体生日虽然参加了许多次,但每次都别有一番‘风味’,总能让我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新员工陈曦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是我在作业区过的第一个生日,领导和同事就像家人一样亲切,真是太感动了!”
温馨的集体生日接近了尾声,大家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原来领导也不是那么严肃。”“刚才的烦心事儿,笑一笑,一扫而空。”“哎!又长了一岁,我得加把劲了。” “这就是家的感觉。” (何欣)
迎“七一”缅怀英烈
在“七一”即将到来之际,中铁北京局天丰公司广西南宁国际中心项目员工来到南宁市昆仑关战役遗址缅怀英烈。大家先后前往南牌坊、古关楼、纪念塔等地,寄托对英烈的哀思。在“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前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仰和无限怀念。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向革命先烈学习,脚踏实地认真工作,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易明昆)
迎战暴雨,风雨无阻保畅通
受连日的强降雨影响,政和收费站入口ETC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车辆通行。“好,我马上组织人员出发!”福建高速南平公司政和机维站的技术员郑焱坡、涂伟东的回答简短有力。
“暑假车流量大,我们要抓紧抢修。”大家立刻分头行动,值班驾驶员快速启动了高空作业车,抢修人员准备好安全防护和维修工具集合完毕,ETC车道做好安全措施后高空作业车也很快就位。抢修人员熟练地登上了作业位,拆开故障部位后发现天线插接头损坏,需要成套更换天线和电缆,施工和调试过程较为复杂。突然天空下起了大暴雨,这无疑给维修工作增加了困难。为了尽快恢复车道畅通,经大家讨论决定大胆尝试,对插接头进行改造焊接。
抢修人员互相配合迅速搭接好临时施工电源,在作业平台上固定一把雨伞,这个简易的操作间就搭建好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冒雨抢修改造,上电测试后天线终于恢复了正常,浑身湿漉漉的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收费员也及时打开车道,引导车辆顺利通过。(范明泽 罗玉雄)
物探放线工征战峭壁
东方物探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70队放线班组的工人在山间施工(6月20日摄)。
物探被形容为“给地球做CT”。物探工人通过实施模拟地震,采集地震波数据,帮助科研人员“看清”地下岩层结构,“听清”地层“脉搏跳动”,这是油气勘探的第一步。
检波器是采集地震波数据至关重要的终端。为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科学性,检波器的点位经过物探科研人员严密设计。施工中,物探放线工人严格按着卫星定位轨迹,将检波器运送到相应点位,并将其埋进地下。
这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工作。在山地物探项目中,物探放线工每趟都要背着重达三四十斤的检波器,一遍遍行走在山间。他们战高温、翻险坡、跨峭壁,凭借智慧和勇气,用踏实的劳动为国家油气战略作出贡献。(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影报道)
十年承诺
公交“红堡垒”三分公司线路班组是一支由公交驾驶员、站务员等组成的线路班组。结合党建“双覆盖”要求,划分并组建60至100人规模的110个“红堡垒”网格组,覆盖全部线路,每个班组均设党员先锋和职工骨干。多年来,分公司始终坚持“没有内部满意的职工就没有外部满意的乘客”理念,实现服务管理上的有机循环,从而构建和谐友爱的车厢环境。他们先后更新置换纯电动公交车辆1671台,先行先试在广州首推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运营项目,创新开发自动排班系统、定制公交等项目,持续为推动广州公交出新出彩作出贡献。(报送单位: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230期